close

熊貓二人組衣服拼版-網路版.jpg  


當你走在街上,對身邊看到的用到的,不管是服裝、家居設計、店面裝潢…等。

缺少不了美感的元素。

文章中訪問生活工場的負責人鄧學中和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教授謝大立


*鄧學中為四級的中段班學生,自覺傳統台灣人的成長經驗,台灣的美學、品味,始終隨著經濟發展。

十年前,台灣對生活物件是忽略,現今嚴肅看待生活美學,
可謂是一個趨勢。

美學代的來臨,帶動了許多新興產業,如造型公仔、手工DIY飾品、
室內、服裝、產品、平面、網頁設計…現成的生活和繪圖美學脫離不了關係。

鄧學中,因到國外旅行,醉心於國外的家居飾品,因而回台自創個人雜貨品牌「生活雜貨」而後發展為「生活工場」,

起初,嘗到不少苦頭,因十幾年前,這樣的家飾生活館不盛行,
讓他慘賠數年,在他的堅持下,終於成功了!成為北、中、南的生活家飾的龍頭。

*謝大立,培育出許多設計界的優秀人才,他說:「人類不斷進化,而先進家國除了物質需求外,往往在精神上有更深的關懷。」

以教育論點,他覺得從事設計工作,往往要具備對事物的敏銳觀察力,應對現今的學子植入美學基礎種子,從生活到設計,尋找創意新靈感!

文章中,鄧學中提到最近二、三十年,透過對世界趨勢與美感的認知觀察,「我認為,台灣不應只有這樣,我們太重視物質性、功能性與貨幣價值 忽視了美感價值。」

台灣如果只在製造產業,卻在「感動」事件缺席,即無法構成強大的竸爭力。

美學不應只有放在「設計」上,應涵蓋整個國力、政治、經濟…等。在生活細節中更具美感,共同經營「行動美感」的社會!


秀秀本身學設計的出身!對「美」的事物特別敏感。舉凡吃飯、下午茶,對店家的室內的裝璜,重視視覺品味;旅遊時,對旅館室內的擺設愛不釋手。

體會到生活不是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更多了一份感動。早期的美學教育真的不足,現在台灣美學層次的提升,讓學畫的孩子越來越有審美的好眼光。

美感的訓練就從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開始吧!讓台灣的未來的生活更美好

很開心從文章中發現美學的新勢力…讓「美」無所不在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秀秀 的頭像
    陳秀秀

    秀秀美術*J秀車露生活旅行

    陳秀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